建筑加固方式多种多样,主要目的是提高结构的安全性、耐久性和适用性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加固方式:
加大截面加固法:
通过增加混凝土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来提高承载能力,适用于梁、板、柱、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加固。但这种方法会有湿作业,影响生产和生活,且会减少建筑物的净空。
置换混凝土加固法:
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、柱等承重构件,通过替换部分混凝土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,且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。
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:
在原有混凝土结构外包一层型钢,通过粘结剂连接,受力可靠,施工简便,但用钢量较大,不适用于高温场所。
粘贴钢板加固法:
施工快速,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少量湿作业,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,适用于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。
粘贴纤维织物(布)复合材加固法:
使用改性环氧树脂粘贴碳纤维、玻璃布等复合材料,具有耐腐浊、耐潮湿等优点,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。
绕丝法:
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,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,其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。
锚栓锚固法:
适用于C20~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、加固,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结构及轻质结构。
防锈阻锈加固法:
用于旧建筑物钢筋锈蚀或新建建筑物使用环境恶劣的情况,通过阻锈剂等方法阻止和防止钢筋锈蚀。
混凝土裂缝修补加固法:
针对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进行修补,防止水分和有害气体渗入,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。
增补钢筋:
通过植筋技术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上钻孔、注胶并插入新钢筋,用于设计变更或增加梁、柱、悬挑梁、板等的加固。
结构托换:
对原有承重结构进行受力体系的改变,以实现更大的使用空间或功能改造。
包钢加固:
亦称粘结型钢加固法,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外包型钢并灌注粘结剂进行加固。
碳纤维加固:
使用碳纤维布等材料对结构进行加固,具有高强度、轻质、耐腐蚀等优点。
压力注浆加固:
通过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注入高压浆液来填充空隙,提高其密实度和承载能力。
预应力加固:
在原结构上增加预应力构件,承担部分荷载,从而提高原结构的承载能力。
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:
通过在结构中增设支点或改变结构布局来降低计算弯矩,提高构件的承载力。
锚杆静压桩加固:
在软弱地基中通过静压桩加固,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。
这些加固方法各有优缺点,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和条件。在选择加固方式时,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、结构的使用要求、施工条件及经济成本等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