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2025制造的理解
《中国制造2025》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国家战略,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智能制造,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,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。该战略提出了 九大战略任务和五项重大工程,涵盖十个关键领域,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航空航天装备、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电力装备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。这个计划的核心目标,就是要通过创新驱动,将中国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。
具体目标包括:
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:
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企业,加快智能制造发展,建设智能化生产体系,实现绿色制造,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。
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、现代农业等融合发展 ,通过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+现代服务业”的模式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
,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,围绕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强化基础、绿色发展、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,以及先进制造、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,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、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。
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,通过加快推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,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。
预计到2025年,制造业整体素质将大幅提升,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,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。到2035年,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,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,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。
建议:
加强创新: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产学研用结合,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。 智能制造
绿色制造:推动绿色工艺、绿色产品、绿色供应链的发展,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人才培养:加强多层次人才培养,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,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。
通过这些措施,中国有望在2025年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,并在未来三十年内逐步提升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