储量计算公式

储量计算公式

储量计算是地质学和矿业中用于估算矿产储量的方法。以下是储量计算的基本公式:

1. 矿石量计算公式:

```

Q = V × D

```

其中:

Q 是矿石量(单位:吨、立方米等)

V 是矿体(或矿块)的体积(单位:立方米、立方英尺等)

D 是矿石的平均体重(单位:吨/立方米、磅/立方英尺等)

2. 金属量或氧化物的储量计算公式:

```

P = Q × C

```

其中:

P 是金属量或氧化物的储量(单位:吨、盎司等)

Q 是矿石量(单位:吨、立方米等)

C 是矿石的平均品位或氧化物品位(单位:%)

3. 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:

```

Q = Σ(Si × Mi × Ci)

```

其中:

Q 是矿体总体积(单位:立方米、立方英尺等)

Si 是第 i 个块段的面积(单位:平方米、平方英尺等)

Mi 是第 i 个块段的平均厚度(单位:米、英尺等)

Ci 是第 i 个块段的平均品位(单位:%)

4. 面积-厚度法(A-H法)计算储量:

```

Q = A × H × Φ × S × Bo

```

其中:

Q 是储量(单位:立方米、立方英尺等)

A 是储集体的有效面积(单位:平方米、平方英尺等)

H 是储集体的有效厚度(单位:米、英尺等)

Φ 是储集体的有效孔隙度(小数形式)

S 是储集体的有效含油饱和度(小数形式)

Bo 是原油体积系数

5. 容积法计算储量:

```

Q = A × H × Φ × S × Bo / FVF

```

其中:

Q 是储量(单位:立方米、立方英尺等)

A 是含油面积(单位:平方米、平方英尺等)

H 是气层有效厚度(单位:米、英尺等)

Φ 是气层有效孔隙度(%)

S 是原始含气饱和度(%)

FVF 是油藏开采阶段的油品现场体积系数

6. 可采储量计算公式:

```

Q_采 = (Q_工 - P) × (1 - n) × K

```

其中:

Q_采 是可采储量(单位:吨、立方米等)

Q_工 是工业储量(单位:吨、立方米等)

P 是永久煤柱储量(单位:吨、立方米等)

n 是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系数(%)

K 是预设采区回采率(%)

以上公式是储量计算的基础,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调整。需要注意的是,储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考虑多种因素,如地质勘探数据、矿体形态、品位分布等。

#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